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今天起對外開放
今天(27日),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正式對公眾開放。三大文化建筑是城市副中心標志性文化設施,位于通州大運河畔的城市綠心森林公園內,分別為北京藝術中心、北京城市圖書館、北京大運河博物館。
三大文化建筑規(guī)模約30萬平方米,配套共享設施建筑規(guī)模約30萬平方米,開放后將進一步提升和改善城市副中心公共服務和城市品質,滿足市民的多樣化文化需求。
三大文化建筑的三家運營單位分別是國家大劇院、首都圖書館、首都博物館。北京藝術中心體量與西長安街的國家大劇院本址相當,包括歌劇院、音樂廳、戲劇院、多功能廳和室外劇場,計劃通過5年的發(fā)展逐步實現年度650場演出、600場活動的預期規(guī)模,將吸引世界一流的優(yōu)秀藝術家進行藝術交流。城市圖書館藏書能力達800萬冊,設有少年兒童館、非遺文獻館、古籍文獻館、藝術文獻館4個特色資源主題館,以及元宇宙圖書館、文化交流區(qū)等多元服務空間,打造出世界最大的單體閱覽室、國內藏量最大的智能化立體書庫、國內首家綜合性非遺文獻閱覽空間、國內面積最大的少兒室外閱讀活動空間和最專業(yè)的視聽藝術館。大運河博物館上展文物約6000件,將與首都博物館一東一西配合詮釋好“都”與“城”的關系。首都博物館以“都”為核心,聚焦北京建都史;大運河博物館則以“城”為核心,將北京城的歷史發(fā)展脈絡與大運河文化有機結合,向世界講好大運河故事、北京故事。
2024年元旦前,三大文化建筑開放面積將達到80%,春節(jié)前達到近90%,明年上半年除圖書館的個別區(qū)域外將實現全部開放。(總臺記者 張偉澤 陳寶善)
版權聲明:凡注明“來源:中國西藏網”或“中國西藏網文”的所有作品,版權歸高原(北京)文化傳播有限公司。任何媒體轉載、摘編、引用,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,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