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2月23日,援青教師鐘祖華在青海省西寧市城北區(qū)的西寧果洛中學給學生上課。新華社記者 張龍 攝
初秋的高原已有一絲寒意,走進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第一高級中學,朗朗的讀書聲從教室傳出。孩子們聚精會神,徜徉在知識的海洋里。
49歲的鮑紅艷是該校高一年級的英語教師,今年3月,她從山東省臨沂市費縣實驗中學來到青海,成為一名援青教師。“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,讓更多高原學子成就更好的自己?!?/p>
初到高原時,高海拔的環(huán)境讓鮑紅艷難以入睡,但看著樸實的孩子們,她依舊以最飽滿的狀態(tài)投入教學。
“我們一家三口在三個不同的地方工作和求學,但看著孩子們的每一點進步,我感到欣慰,不再孤單?!滨U紅艷告訴記者,她的丈夫也在中國西北支教。
僅在2023年,山東共有134名教育干部人才到海北州支教幫扶。其中,中組部援派項目24人,山東教育援青人才110人,教師們在海北州16所中小學和職業(yè)學校任教。
作為山東援青項目,海北州門源回族自治縣浩門鎮(zhèn)(魯青)高級中學總投資2.5億元,其中山東省投入援建資金9000余萬元,學??扇菁{2000多名學生。在這所學校,為豐富課余生活,援青教師團隊組織了多樣的興趣社團。
“物理、化學、體育類、舞蹈、音樂、話劇社團……你總能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?!本妥x于這個學校的17歲藏族學生杜雪妮說。
40歲的馬德峰是浩門鎮(zhèn)(魯青)高級中學高一年級的生物老師,今年2月從山東省鄒平市第二中學來到青海進行教育援青。該校高一年級共有12個班,每個班學生約50名。因為很多學生離家遠,每個班一半以上學生都是實行寄宿制,老師們在承擔教學任務(wù)的同時,還承擔起照顧學生生活起居的任務(wù)。
馬德峰說,剛到浩門鎮(zhèn)(魯青)高級中學時,被學校良好的硬件條件所震撼,學校教學全部采用多媒體教學系統(tǒng),只要打開電腦,就能連接所有的教學儀器。
此外,學校利用錄播室,與威海實驗高中等實現(xiàn)了公開課、優(yōu)質(zhì)課和名師講座的線上聯(lián)合教學,學生們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優(yōu)質(zhì)教學資源。
為了提高本地教師的教學和科研水平,留下一支帶不走的教師團隊,學校每周會安排山東援青教師給當?shù)乩蠋熯M行評課,馬德峰每周至少會聽三節(jié)由當?shù)亟處熃虒W的生物課,老師們的教學素養(yǎng)也在不斷提升。
馬德峰老家在山西,他援青任職時間為18個月,在來青海之前他從未到過中國西北。他說:“雖然這里條件相對艱苦,但高原孩子的質(zhì)樸和淳厚深深打動著我,我用教育援青的方式認識了這座偏遠的小鎮(zhèn)?!?/p>
“浩門鎮(zhèn)(魯青)高級中學援青團隊從黃河入??趤淼近S河源頭,帶著對教育事業(yè)的熱愛和對高原學子的深情,貢獻著自己的力量。”該校教務(wù)主任劉興旺說,正是教育援青,讓一所學校牽起兩地的夢想,讓更多的學生有了走出大山的勇氣和造福家鄉(xiāng)的能力。
版權(quán)聲明:凡注明“來源:中國西藏網(wǎng)”或“中國西藏網(wǎng)文”的所有作品,版權(quán)歸高原(北京)文化傳播有限公司。任何媒體轉(zhuǎn)載、摘編、引用,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(wǎng)和署著作者名,否則將追究相關(guān)法律責任。